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和温馨恬静的家中,专业书籍与教辅教材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,见证了施传信老师多年来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的辛勤耕耘。作为畜牧学科的优秀教育者,他始终怀揣着坚定的信念,不断探索畜牧生产的前沿领域,致力于成为潜心问道的“耕耘者”。
师德楷模,教育先锋
十五载春秋,施传信自踏入睢阳校区的那一刻起,便与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。二号教学楼上的“学高为师,德高是范”八个大字,如明灯照亮了他的教育之路,激励着他将满腔热忱投入到教学与科研的海洋中。
初入职场,他便勇挑重担,担任2008级生物科学实验班的班主任。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,他创新性地引入了seminar学术讨论模式,这一原本在研究生阶段才广泛采用的教学范式,在他的课堂上焕发了新的生机。学生们在思维的碰撞中成长,一股本科生参与科研锻炼的热潮在学院内悄然兴起。
夜深人静时,施传信的身影依然忙碌在办公室内。他牺牲了休息时间,加班加点,只为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。他的付出没有白费,那一届毕业生的研究生录取率超过半数,其中更有五人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,书写了学院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。
多年来,他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、全国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,收获颇丰。荣誉接踵而至,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、杨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、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……每一项荣誉都是对他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。
施传信不仅在教学上取得了卓越成就,更以高尚的师德赢得了师生的尊敬。他先后荣获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、“十佳班主任”“师德标兵”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称号。在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发言中,他深情地说:“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,共产党员是先锋战士。我们既是共产党员,又是人民教师,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唯有保持先进本色,牢记党的宗旨和教师的神圣职责,才能不负‘教师党员’这一崇高身份。”
科研兴农,实践育人
施传信坚信科研人员应利用专业知识回馈国家和社会。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,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,将研究内容下沉至养殖场、饲料厂等一线,以实际行动践行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”的承诺。
他主持的《畜禽污染案例研究》《河南省小麦在猪饲料中利用成套技术》等课题,均获得河南省科技厅立项资助。与企业合作,他带领团队开发出“无抗生素饲料”等创新产品,共同发表论文、申报国家发明专利,为饲料行业的绿色发展贡献力量。
2024年5月,由他负责的河南省生物饲料研发中心正式获批建设,标志着长达十五年的校企合作取得显著突破。双方共开展二十余个研究试验,发表多篇学术论文,共同申请省级科研平台,为饲料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他先后主持完成多项省级、横向科研项目,累计科研经费高达300万元;授权国家专利5项,发表SCI论文12篇,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,为所在专业的科研建设作出积极贡献。此外,他还荣获世界农场福利养殖“金猪奖”,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《饲料加工工艺学》,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。
产教融合,科教融汇
施传信深知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的重要性,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实践舞台和学术后盾。施传信博士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,还致力于人才培养。他派遣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实践锻炼,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。同时,企业也通过合作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研发团队,实现双赢。在他的推动下,众多本科生得以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论文研究,不仅积累了宝贵经验,也为学术生涯和职业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此外,他还促成大量师生到企业参观实习,使他们深入了解行业动态,拓宽视野。企业设立的奖学金和助学金,更为学生的学业和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双方不仅在实践上紧密合作,还在学术交流上积极互动。通过举办和参与各类活动,双方不断扩大影响力,为饲料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思路。
施传信以实际行动践行产教融合、科教融汇的理念,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,也为饲料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他的努力,为教育与企业合作的深度融合树立了典范,引领着教育创新的新方向。
施传信在教育与科研领域的卓越成就,不仅体现在个人荣誉和奖项上,更在于他为培养优秀人才、推动科技进步、助力乡村振兴所做出的积极贡献。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传道授业育英才,科研耕耘惠农家”的深刻内涵。
(供稿单位:生物与食品学院 审核:张文英 编审:贾莉美 审签:冉祥华)